正文内容 评论(0)
从1973年IBM研制成功第一块温彻斯特硬盘开始,时至今日俗称“温盘”的温彻斯特硬盘已经过了35年历程,在这35年中,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硬盘也是一样,尽管目前硬盘能够储存数百甚至几千GB的数据,但它们的实质与1973年IBM发明的温彻斯特硬盘没有区别。近年来受机械结构限制,硬盘速度提升出现了瓶颈,并成为影响计算机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提升硬盘容量和读取速度,增加盘片密度成为目前各家厂商争相解决的一个问题,近期三星推出了一款以其1TB硬盘技术为基础的750GB规格产品,隶属于三星Spinpoint F1系列,型号是HD753LJ,单碟容量高达334GB,采用三碟六磁头形式封装。
三星通过推出这样一款产品在大容量硬盘市场上进一步细化产品定位,可以看作是在目前主流的500GB规格和使用高密度磁盘技术的1TB高端产品之间加入了一款高性价比产品,容量仅次于同系列HD103UJ硬盘,在盘片数量、转数、缓存、寻道时间方面完全相同,而单碟容量增加使硬盘性能相对之前的产品有一定提高,另外功耗、发热和噪音方面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那么拥有这些优势的三星HD753LJ硬盘实际性能怎样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这款硬盘的测试来进行了解。
[2.三星HD753LJ硬盘外观赏析]
三星HD753LJ硬盘拿在手里很有质感,虽然使用第三代垂直存储技术让单碟容量达到行业内最高的334GB,但HD753LJ依然是一款三碟六磁头硬盘,重量达到了650克。外形则与其他型号产品没有差别,尺寸如下图所示,。
转速依然为7200rpm,平均寻轨时间8.9ms,平均延时为4.17ms。平均存取时间(含转动周期)达到了14.2ms,基本上和竞争对手处于同一水平。接口则采用Serial ATA II 3.0Gbps接口,支持NCQ(本地命令队列)。
从产品标签上看,硬盘型号为HD753LJ,并注明该硬盘750G容量、7200转速、32M缓存。产地是韩国,标签左下角的图标显示三星硬盘取得的各种认证,其中包括CE电气安全认证、RoHS环保认证等。
在电路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比较醒目的芯片,分别是SOC和Marvell 88i8826E控制器,支持Staggered Startup功能,但并没有看到32MB缓存颗粒,应该是将缓存颗粒放在了电路板背面。
[3.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
测试平台方面我们采用了应用比较广泛的Intel P35芯片组主板来进行,具体型号是来自技嘉的DQ6主板,其采用ICH9R南桥芯片,虽然不是最好的南桥芯片,不过由于P35普及更早,因而更能体现这款三星HD753LJ硬盘在玩家手中的实际应用性能。下面是较为详细的硬盘规格表和测试平台配置。
软件方面我们选用了5款目前主流的硬盘测试软件,每款测试软件的测试方式和重点都不同,相应的成绩也会有一些差别,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测试环节。
[4.基准性能测试]
首先我们采用HD Tune Pro对三星HD753LJ硬盘的读写性能进行测试,它能准确的检测出磁盘平均传输速度、突发传输速度、寻道时间、CPU占用率等指标,从而反映出主板的磁盘控制器性能。另外,还能检测出硬盘的型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Ultra DMA模式等。
测试结果如上图,其中最高数据传输率为91.4MB每秒,平均数据传输率为73MB每秒,突发数据传输率达到了142.1MB每秒,这样的速率在大容量硬盘中属中等水平,不过CPU占用率较低,仅为1.1%。
接下来利用PCMark Vantage的磁盘测试功能来对这款三星HD753LJ硬盘的磁盘应用性能进行测试,PCMark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系统综合性能基准测试软件,着重考察系统的综合应用性能,在对三星HD753LJ硬盘的测试中我们只使用它的磁盘测试功能。
PCMark Vantage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游戏、多媒体、Windows应用等8项测试,每个单项都给出了具体成绩,在Windows媒体中心的应用测试中,三星HD753LJ硬盘得出了85.586MB每秒的速率,成绩算是上乘但并不是很高,其他几项测试结果则不太令人满意。
下面是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这是一款老牌磁盘测试软件,ATTO Disk Benchmark标准测试运行的时候,会连续12次向存储设备内先写入再读取一个文件,这个文件的大小从0.5Kb依次翻倍递增至8192Kb,由于文件非常小,大硬盘在这项测试中往往没有优势。
由测试结果可见,在对16KB以下文件的读写中,这款三星HD753LJ硬盘由于温彻斯特硬盘机械结构问题得分较低,但是对32KB大小以上的文件测试中三星HD753LJ硬盘表现很稳定,成绩方面也不错,写入速度可以高达97MB每秒,读取速度也差不多稳定在93MB每秒左右,成绩相当理想。
在HDBench测试中,我们只进行了磁盘单项测试,测试成绩截图如下,可见在读写测试中成绩都很高,尤其是写入速度达到了111MB每秒,是这次测试中的最高成绩。
Iometer也是磁盘测试中比较常用的软件之一,我们仅进行了本地磁盘测试,下面是测试结果截图,列出了包括传输速率在内的几项数据,可见各项得分都比较高,尤其是I/O响应速度非常高。
经过上面的测试,可以对这款硬盘的理论传输速率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实际使用中的性能又会如何呢?我们还将三星HD753LJ硬盘做了与其他硬盘型号的对比和实际使用测试。
[5.与1TB硬盘性能对比]
同为大容量硬盘,三星HD753LJ有什么优势呢?我们可以与另一款来自日立的Deskstar 7K1000 1TB容量硬盘测试成绩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来体现三星HD753LJ的实际性能,下图就是参与对比的日立Deskstar 7K1000,这款日立单块1TB容量的Deskstar 7K1000硬盘采用了目前比较主流的垂直记录技术,单碟容量为200GB,采用配备了5碟片、10磁头的设计,具备32MB的缓存容量,空闲功耗仅为9.0W,硬盘碟片的转速为7200RPM,平均延迟时间为4.17ms,平均寻道时间为8.7ms,可以说符合大部分主流SATA2硬盘的性能水平。
我们分别进行了ATTO Disk Benchmark、HDBENCH和Iometer三项测试,在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中,三星HD753LJ在读取和写入速度上均比来自日立的1TB容量硬盘高出不少,写入速度优势达到了25%,读取速度也领先8%。
在HDBENCH测试中得到的结果与前面的测试类似,三星HD753LJ硬盘在各项测试成绩上都领先日立1TB硬盘不少,尤其是写入速度高出44%,读取速度中也高出13%,可以说领先幅度相当大。
在Iometer测试中,差距则比较明显,不仅在I/O速率上超越日立1TB硬盘近5倍,在平均I/O响应时间和最大I/O响应时间上也大幅度领先,但CPU占用率要稍高一点,不过用稍高的处理器占用换取较高的性能提升还是很划算的。
[6.三星750GB硬盘应用测试]
接下来我们对这款三星750GB硬盘的实际应用效能进行测试,下面是三星HD753LJ硬盘的属性截图,可见这款硬盘的功能比较全面,标称750GB的硬盘在格式化后的实际空间为698.6GB,在实际使用测试中我们用大小为6.4GB的压缩包来对这款硬盘分别进行写入和读取,并用HD Tune Pro软件中的磁盘监控功能对实际速率进行监控。
上图是测试截图,可见在对大文件的读写中,速率基本相同,最大读写速度均为71MB每秒,传输速度距离前面理论测试中体现出来的速率有一定差距。这样的测试也比较片面,下面我们使用HD Tune Pro软件中附带的文件测试工具来对这款三星硬盘进行测试,分别进行了小尺寸文件和大尺寸文件测试,下面是测试截图。
从测试成绩中可以看到,在对小文件的读写中,瞬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很高,而在文件长度比较大的时候,则稳定在95MB每秒左右,这才是我们日常使用中可以感受到的速度。
[7.测试总结]
至此,对三星HD753LJ硬盘的测试就结束了,在测试中这款硬盘表现出了比较优秀的读写速率,体现出三星在这款硬盘上应用高密度存储技术的优势所在,但可以看到提升并不是很明显,没有将大容量硬盘产品的读写速率进行大幅度的提高。
测试过程中这款硬盘在工作状态下噪音控制很好,比较安静,这完全得益于高密度存储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可有效减少硬盘内部机械动作,以带来更高的读写速度,可以让大容量硬盘所需碟片和机械部件更少,运转更稳定,同样由于结构更加简化工作温度也不高,表面温度在40度以下。
三星在硬盘行业相对另外几家竞争对手来说还显得比较稚嫩,但是在产品的研发上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这款最新推出的高密度存储技术结合三星原有硬盘技术,使三星Spinpoint F1系列硬盘更有竞争力。另外,随着高清普及相信大众对硬盘容量的要求会更高,500GB以上容量的硬盘产品会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在这种背景下三星高密度硬盘拥有的技术优势便能体现出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用户。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