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本田和日产的合并,似乎没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去年12月,汽车行业迎来历史性一刻,本田、日产共同宣布,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并正式启动合并谈判,计划于2025年6月达成最终合并协议。
两者的结合,将成就一个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看皆大欢喜的局面,但合作之路并不平坦。
作为这次合作的主导方,本田还对日产汽车提出了不少条件。
相比之下日产就需要付出更多了,其中就包括全球裁员达9000人,其中7成以上是工厂员工。
本田不想要拖油瓶
截至目前,本田对日产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两点。
一是要求日产汽车在2026年合并前,回购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中的雷诺35.7%的股份。
主要是本田担心在与日产进行合并谈判之际,雷诺集团所持有的日产股份被第三方收购,从而影响整合谈判的进程。
此前就有消息传出,鸿海科技集团瞄上了雷诺存放在信托银行的日产汽车股票,并试图通过这一途径获得日产汽车的经营权。
根据彭博社收集的数据,雷诺集团持有的日产汽车35.7%股份,价值约5,570亿日元(约合36亿美元)。
不过按照日产目前的财务状况,这个决定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日产汽车的市值已跌至约1.56万亿日元,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2万亿日元。
本田提出的另一要求,也非常实际。
根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本田总裁三部敏宏在一场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日产汽车必须在2026财年之前将年营业利润至少提升三倍,方能确保双方成功合并。
其实在去年年底签署谅解备忘录时,本田总裁三部敏宏和日产总裁内田诚都曾表示,扭转日产的盈利状况是双方合作的关键。
不过这次本田汽车对日产汽车提出了明确的盈利指标——年营业利润至少提升三倍,届时在2025年6月签署最终整合协议时,再次评估日产恢复盈利的可能性。
“除非日产和本田能够作为两家能够独立立足的公司来执行整合,否则这项整合不会实现。”三部敏宏表示。
去年1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本田曾展示了一张图表,显示到2026年8月整合的暂定日期,日产的营业利润将显著增加。
虽然没有呈现出具体数字,但结合本田提出的盈利要求和日产汽车在2024财年的预测,如今这个数字也不难推测出来。
根据日产汽车不久前发布的2025财年半年报(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数据,虽然日产的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滑1.3%,但仍稳定在6万亿元左右。
不过日产的经营利润却从3367亿日元暴跌90.2%至329亿日元,而净利润更是锐减93.5%,从2962亿日元下降到192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仅0.5%。
同时日产还下调了2024财年全年经营利润预期至1500亿日元(9.75亿美元),此前预期为5000亿日元。
这么来看,按照本田的要求,日产汽车需要在2026财年前实现约4000亿日元(约27亿美元)的营业利润。
外界也需要看到信心
根据双方签署的备忘录文件,本田和日产合并后将共同组建一家控股公司,新实体将致力于实现年销售额超过3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4 万亿元)的目标,同时营业利润目标设定为超过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8.5亿元),还有价值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7亿元)的协同效应。
超3万亿日元的目标单看没有问题,但经不住“拆分”到两家的具体利润目标。
目前日产汽车在2024财年营业利润预测为1500亿日元,相比之下,本田预计在2024财年的营业利润将达到约1.42万亿日元,其利润仅相当于本田的约10%。
如果日产汽车接下来不能提升盈利能力,让本田汽车自己去承担近3万亿的营业利润,显然不现实。
即便是本田要求日产盈利三倍以上,本田自己也要完成剩下超过2万亿日元的指标,以目前本田的盈利状况来看,差了也不少。
也就说,本田要求的日产盈利翻三倍,可能只是双方能使合作进行下去的最低门槛,如果日产无法提出一个可信的战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合并可能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失败了。
另外还有日本媒体透露,本田要求日产提升利润的前提条件,可能与本田计划从1月6日开始回购高达1.1万亿日元股票有关,这是本田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回购计划。
自从与日产的合并谈判公开以来,本田的股价受到了影响,12月19日甚至跌至2024年的最低点。而日产和本田在2025年6月份签署合并文件要根据之前的平均股价确定股份转让比例。
也就是说,日产的盈利表现将直接影响股东回报,而且海外也有不少人认为日产可能会拖累本田,因此本田希望通过回购股票来缓解股东的担忧。
压力给到日产
对于日产来说,实现4000亿日元的营业利润并非不可能,毕竟在过去25年间,日产有16次超过了这一数字。
不过以目前的经营状况,2024财年第二季度,日产汽车的净利润同比下跌99%,从1286亿日元降低到了9.95亿日元,第三季度,这最后1%的底线也守不住了,直接转为亏损,该季度日产净亏损了93亿日元。
特别是在美国和中国这两大主要市场,销量逐月走低的情况下,从车型产品上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短时间内很难见效。
所以“瘦身”就成了短时间内提升利润的快速手段,毕竟对于日产这个庞然大物来说,利润挤一挤总会有的。
其实,在没有正式官宣合并之前,日产就开启了一系列紧急自救措施,计划将减少3000亿日元的固定成本,以及1000亿日元的可变成本,维持正常的现金流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产已经出售了三菱10%的股份,筹得686.4亿日元的资金,除此之外,日产的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也会缩减,并且CEO内田诚带头,将从11月起自愿放弃50%的月薪,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将自愿相应减薪。
还有就是,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全球产能削减20%,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根据日经新闻报道,9000人的裁员规模中,70%以上的调整措施涉及工厂员工和其他生产部门,其余为行政部门。
眼下日本本土的第一批裁员名单已经出炉,日产将砍掉神奈川县湘南工厂的商用面包车生产线,计划裁员数百人。
回到国内,管理层也在调整,前不久现任首席财务官(CFO)马智欣(Stephen Ma)出任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直接向首席执行官(CEO)内田诚汇报工作。内田诚明确表示:“新的人事任命将带来必要的经验并以提升应对措施的执行效率。”
看来日产早已做好了提质增效的准备,和本田合并也似乎势在必得,至少从双方的态度来看,成功合并仍是大概率事件。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